中药一号网 >>所属分类 >> 根茎类中药材    收涩类中药材   

糯稻根

编辑词条

   中药糯稻根,别名又叫做糯谷根、糯稻草根,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糯稻,以根状茎及须根入药。夏秋两季(北方秋季)糯稻收割后,挖取根状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上端有分离的残茎,圆柱形,中空,长2.5-6.5cm,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下端簇生多数须根。须根细长而弯曲,直径l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皮脱落后显白色,略具纵皱纹。体轻,质软,气微,味淡。具有养阴除热;止汗的功效。

目录

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糯稻根的功效

  【性味】 甘;平

  【归经】 肝;

  【功能主治】 养阴除热;止汗。主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肝炎;丝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场,15-30g,大剂量可用60-120g。以鲜品为佳。



 

糯稻根糯稻根


 

糯稻根的作用

  1、糯稻根治血丝虫,乳糜尿:糯稻根60~120克,水煎服。 肺结核,神经衰弱,贫血,各种慢性虚弱病,常食糙糯米(半捣米)稀饭,其营养最丰富。或加意米仁30克,红枣8枚,同煮食则更佳。

  2、糯稻根治跌打损伤: 糯稻草烧灰淋汁,热黄酒等量,和在一起洗涤患部,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疲之功。

  3、糯稻根治迁延性肝炎:糯稻稻草,剪成寸段,每次60~90克,水煎服。(四川资料)。

  4、糯稻根治虚汗,盗汗,多汗症:糯稻根30~60克,红枣4一6枚,水煎服。

  5、糯稻根治痔核肿病: 糯稻桔灰淋汁,洗涤患部,一日2-3次。

  6、丝虫病(乳糜尿):糯稻根30g,红枣10枚,水煎服。治疗6例,服药7~30日,均治愈。

  7、高脂血症:糯稻根90g,决明子、丹参各27g。水煎浓缩至30ml,每服10ml,1日3次。服药56日。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20例,平均下降0.925mmol/L;治疗高胆固醇血症17例,平均下降0.637mmol/L。之类以养阴清热;自汗盗汗者,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

  8、丝虫病(乳糜尿):糯稻根250~500g,水煎服,连服5日,治疗多例,疗效好而无不良反应。   

  9、急性传染性肝炎:糯稻根450g,生甘草45g,水煎沸1小时,去渣,加白糖150g,苯甲酸2.5g,共制500ml。成人每日100ml,儿童60ml,分2~3次服。同时每日口服复合维生素B6片,维生素C0.3g。

临床应用

  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养胃阴、除虚热和止汗作用。对病后阴虚发热及肺痨蒸热盗汗者,尤为适宜。单用力薄,常随证配伍,如阴虚发热,口渴咽干者,配生地、麦冬、地骨皮之类以养阴清热;自汗盗汗者,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配苡仁、白蔻、陈皮、谷芽,治胃弱食少;配黄芩、白术能安胎。”

糯稻根的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糯稻根鱼粥

  [原料]糯稻根30克,鲜活鲫鱼一条(约120克),粳米100克。
  [制法]
  1、先将糯稻根洗去泥沙,然后放入沙锅内煮水600毫升,再去除糯稻根,待用。
  2、把鲜活鲫鱼去鳞,剖开去肠脏,洗净。然后与粳米一起放进沙锅内,加入已煮好的糯稻根水,用慢火煮粥。粥成后,调味食用。
  [营养与功效]
  幼儿在病时使用较多抗菌消炎药,致使肺气虚弱而出现面色青白、汗多、易感冒等表现,此粥具有健脾补肺,止虚汗功效

糯稻根的食用方法糯稻根的食用方法


  2.糯稻根煲泥鳅

  材料:糯稻根20~30克、泥鳅90~120克、生姜2~3片。
  烹制:糯稻根用清水反复洗净;用热水把泥鳅洗去黏液、剖腹去肠脏,用文火煎至金黄色。
  之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至2~3碗水量,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此量可供1~2人食用,饮汤食鱼,幼儿可分次饮汤不吃鱼,若作治病用可连服3日。

  3.糯稻根浮小麦酸枣仁茯苓瘦肉汤

  食材明细
  浮小麦30克 糯稻根15克
  酸枣仁10克 茯苓10克
  瘦肉150克 
  糯稻根浮小麦酸枣仁茯苓瘦肉汤的做法详细步骤
  1、瘦肉切小块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2、喝时以少许盐调味,分2次喝,连续喝3日

  4.黄芪二蜜饮

  做法:把黄芪,糯稻根,蜂蜜一起加入3碗不中煮,煮到只剩一碗的时候把药渣去掉,加入蜂蜜就可。

糯稻根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糯稻根1糯稻根1

  

糯稻根2糯稻根2

  

糯稻根3糯稻根3

  

糯稻根4糯稻根4

  

糯稻根5糯稻根5

  

糯稻根6糯稻根6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麻黄根 下一篇藜芦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最近编辑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