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号网 >>所属分类 >> 果实类中药材    利水渗湿中药    药食同源中药   

赤小豆

编辑词条

  赤小豆,别名又叫赤豆、红小豆等。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再晒干。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无臭,味微甘。赤豆:呈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4~6mm。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脐不突起。

目录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赤小豆的功效

  【性味】 甘酸,平。
  1.《养生要集》:"味苦,温。"
  2.《别录》:"甘酸,平,无毒。"
  3.《千金?食治》:"甘咸,平,无毒。"
  4.《食性本草》:"微寒。"
  5.《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无毒。"
  【归经】 入心、小肠经。
  1.《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2.《本草新编》:"入脾经。"
  3.《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
  4.《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效】 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1.《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2.《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下胀满。"
  3.《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4.《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5.《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6.《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7.《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8.《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9.《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散剂。外用:生研调敷。



 

赤小豆赤小豆


 

赤小豆的作用

  红小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及促进利尿作用的钾。此两种成分均可将胆固醇及盐分对身体不必要的成分排泄出体外,因此被视为具有解毒的效果。赤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赤豆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赤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1.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2.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3.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独行方》)
  4.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本草图经》)
  5.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6.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7.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一两,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陆香一钱,青布五寸(烧灰),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圣惠方》赤小豆散)
  8.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后方》)
  9.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梅师集验方》)
  10.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11.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12.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千金方》)
  13.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纲目》)
  14.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千金方》)
  15.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肘后方》)
  16.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产书方》)
  17.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妇人良方补遗》)
  18.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纲目》)
  19.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临床应用

  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一般一次即能消肿。治疗7例,均获效果。
  ②治疗肝硬化腹水
  取赤小豆1斤,活鲤鱼1条(重1斤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毫升清炖,至赤小豆烂透为止。将赤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每日或隔日1剂。连续服用,以愈为止。治疗2例,服后尿量增加,腹围减小,精神良好,无不良反应。

赤小豆的营养价值编辑本段回目录

食疗价值

  1.预防便秘米
  红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2.消除水肿
  赤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赤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3.健脾利胃
  红小豆煮粥食之,有健脾胃、利水湿的作用。凡脾虚不运、腹水胀满、小便不利、黄疸、泻痢者,皆可食之。
  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红豆含可观的蛋白质、微元素,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5.催乳汁
  红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赤小豆营养成分表

每100g的含量

      
热量(千卡)309
蛋白质(克)20.2
脂肪(克)0.6
碳水化合物(克)63.4
膳食纤维(克)7.7
维生素A(微克)13
胡萝卜素(微克)80
维生素B1(毫克)0.16
维生素B2(毫克)0.11
烟酸(毫克)2
维生素E(毫克)14.36
钙(毫克)74
磷(毫克)305
钾(毫克)860
钠(毫克)2.2
镁(毫克)138
铁(毫克)7.4
锌(毫克)2.2
碘(微克)7.8
硒(微克)3.8
铜(毫克)0.64
锰(毫克)1.33

 

赤小豆的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润肤除斑方:

  绿豆5钱、赤小豆(红豆)5钱、百合5钱用适量清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煮滚后,改以小火煮到豆熟,食用后可以起到润肤除斑的作用。

  2.养颜解毒方:

  赤小豆30克,鸡内金10克。先将鸡内金研末,然后按照平常方法煮赤小豆,于赤小豆将熟时放入鸡内金末调匀,可作早餐食用。适用于颜面部青春痘、黄褐斑、身体肥胖女性。

  3.健脾行水方:

  赤小豆100克,鲤鱼250克。赤小豆、鲤鱼洗净,同放瓷罐内;加水500毫升,武火隔水炖烂后食用。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用于妊娠中、晚期,孕妇肢体、面目肿胀而成妊娠水肿者。

  4.滋阴清热、利水消肿方:

  赤小豆60克,乌龟250克,连皮冬瓜300克,黄酒、生姜、葱花、味精适量。把冬瓜切块,将乌龟宰杀,去杂,洗净,切块。锅上火,油烧热,将生姜片煸炒,下乌龟煎炒,烹入黄酒,加

   5、健脾祛湿,消肿解毒

  赤小豆90克,鲤鱼300-500克。将赤小豆洗净,鲤鱼去鳞、腮、肠杂,洗净,二味同入砂锅内焖烂食。适用于孕妇水肿,产后乳汁不足,大腹水肿,脚气病等。

赤小豆禁忌编辑本段回目录

  禁忌

  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相克食物

  鲤鱼与红豆同煮,两者均能利水消肿,在用于治疗肾炎水肿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为利水功能太强,正常人应避免同时食用二者,尽量隔几个小时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体质不同而异。

  相宜食物

  与赤豆相宜的食物有:鸡肉,补血明目,驱风解毒,营养全面。鲢鱼,祛除脾胃寒气,消肿去淤。南瓜,健美润肤。鲤鱼,利水消肿。乌骨鸡,滋阴养血,利水消肿。花生、红枣,补益心脾,利水消肿。

赤小豆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赤小豆赤小豆

  

赤小豆1赤小豆1

  

赤小豆3赤小豆3

  

赤小豆4赤小豆4

  

赤小豆5赤小豆5

  

赤小豆6赤小豆6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猪胆粉 下一篇锐蓄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最近编辑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