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号网 >>所属分类 >> 草药类中药材    解表类中药材   

麻黄

编辑词条

  中药麻黄,别名叫色道麻、结力根等。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具有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的功效。

目录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麻黄的功效

  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功效分类】解表药

  【炮制】 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麻黄绒:取已经加工切碎的净麻黄放在碾槽里,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蜜麻黄:取麻黄段,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麻黄段100斤,用炼熟蜂蜜10~15斤)
  《本草备要》:"用醋汤略泡,晒干备用。亦有用蜜炒者。"
  【性味】 辛苦,温。
  1.《本经》:"味苦,温。"
  2.《药性论》:"味甘,平。"
  3.《医学启原》:"《主治秘要》云,性温,味甘辛。"
  【归经】 入肺、膀胱经。
  1.《珍珠囊》:"入手大阴。"
  2.《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
  3.《药品化义》:"入肺、大肠、包络、膀胱四经。"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1.《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2.《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3.《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4.《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5.《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6.《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7.《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8.《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9.《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
  10.《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0.5~2钱;或入丸、散。



 

麻黄麻黄


 

麻黄的作用

  1.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伤寒论》麻黄汤)
  2.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4.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了,秤),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5.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6.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7.治病疮疱倒?黑者:麻黄(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本草衍义声)

麻黄的药理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发汗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麻黄碱。

  ② 条件 温服、温热条件。

  ③ 作用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汗腺分泌↑;?兴奋中枢,外周α受体。

  平喘

  ① 有效成分 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此外,2,3,5,6-四甲基吡嗪 L-α-萜品烯醇。

  ② 机理

  促进NA和Adr的释放。

  本身激动β-R→激活Ac→促进cAMP产生。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促进PGE的释放。

  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收缩→粘膜肿胀减轻。

  抑制抗体产生。

  ③ 作用特点 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

  利尿

  ① 有效成分 d-伪麻黄碱。

  ② 作用 尿量增加。

  ③ 机理

  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抗炎、抗过敏

  ① 有效成分 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麻黄碱。

  ② 作用机理

  抑制过敏递质释放;

  溶血素减少,呈抗补体作用。

  镇咳、祛痰

  ① 作用强度 为可待因的1/20。

  ② 有效成分 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

  解热、抗菌、抗病毒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

  ② 抗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奈瑟双球菌。

  ③ 抗病毒 流感病毒。

麻黄用药禁忌编辑本段回目录

  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
  1.《本草经集注》:"厚朴为之使。恶辛夷、石韦。"
  2.《别录》:"不可多服,令人虚。"
  3.《蜀本草》:"白薇为之使。"
  4.《医学入门》:"伤风有汗及阴虚伤食者禁用。"
  5.《本草经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疤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麻黄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麻黄1麻黄1

  

麻黄2麻黄2

  

麻黄3麻黄3

  

麻黄4麻黄4

  

麻黄5麻黄5

  

麻黄6麻黄6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昆仑雪菊 下一篇附子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最近编辑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