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号网 >>所属分类 >> 花叶类中药材    解表类中药材    理气类中药材   

紫苏叶

编辑词条

       中药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然后将叶子采下。气清香,味微辛。均以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另紫苏的梗也可入药即“紫苏梗”。

目录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紫苏叶的功效: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千金?食治》:"味辛,微温,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微辛甘。"

【归经】入肺、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③《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④《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⑤《履?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⑥《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⑦《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⑧《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紫苏叶紫苏叶


 

紫苏叶的作用:

  1.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2.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3.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4.治伤寒?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5.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6.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7.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8.治?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9.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0.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1.治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12.解食鱼、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13.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14.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15.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16.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17.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紫苏叶1紫苏叶1

紫苏叶的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g/kg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2.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0-1600mg/ml;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3.升血糖作用:紫苏油0.35ml/kg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Oxime)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4.对血凝的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并不明显。

  5.促进肠蠕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 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肠内物质运动加速,这是由于Perill ketone对肠扩约肌有刺激作用。

  6.镇静作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Stigmasterol、Dill apiole均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巴比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其中 Dill apiole 的半数有效量=1.57mg/kg。紫苏水煎剂1:2O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紫苏叶的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紫苏叶营养分析: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稍润,切宽丝,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紫苏叶适合人群: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紫苏叶食疗作用: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芳香升散,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
  紫苏叶食物相克: 紫苏叶不可同鲤鱼食,生毒疮。
  夏天在屋子周围养几盆紫苏可以起到防蚊虫的作用。

  紫苏叶的药膳:

  紫苏叶除了药用外,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下面就为大家推荐紫苏叶食谱,即用紫苏叶搭配其他材料和调理而制成的食谱。上文为大家介绍过紫苏叶的食用方法,在这里根据其食用方法,来推荐适合夏日食用的紫苏叶食谱。

  一、紫苏叶拌黄瓜

  材料:黄瓜500克,紫苏叶(红、绿均可)100克。

  调料:精盐、味精、香油、白醋、白糖。

  制作: 

  1.紫苏叶洗净,加盐杀一下,切碎。

  2.黄瓜洗净,去皮,切成丝,放入一小盆中,撒上精盐、味精、白醋和适量白糖,拌匀,再把切好的紫苏撒在黄瓜丝上,淋上香油,上桌前拌匀,装人盘中,即可食用。

  特点:清香爽口,风味独特。


  二、软炸紫苏叶

  材料:紫苏叶200克,煎炸粉50克。

  调料:椒盐、食用油250克。

  制作:

  1.将紫苏叶一片片洗净,用布擦干,放在盘中。煎炸粉用适量水调好。

  2.锅内倒入油,将紫苏叶全部浸入调好的煎炸粉中,下油锅文火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放盘中。

  3.全部炸完后撒上椒盐即可食用。

  特点:成香酥脆,有紫苏特有的香味。

 

  三、鲜紫苏叶滚鱼头

  粤人虽嗜辣者少,但如今高温多雨湿重,吃点辛辣可祛湿,并能增加食欲。紫苏是辛温解表类中药,而新鲜紫苏叶性温味辛,有疏散、达气之功,且气味辛香惹味,常为菜肴之用。大鱼头即鳙鱼头,头极肥大,故称大鱼头。有人会嫌它肉质粗劣,其实鳙鱼不庸,尤其是鱼头味道“至美”。难怪郭沫若品尝后赋诗曰:“平生无此乐,饱吃大鱼头”。鲜紫苏滚大鱼头,并撒入少许胡椒粉,有增香、去腥、解毒、祛湿之功。 

  材料:紫苏叶15克、大鱼头1个、生姜3片、生葱少许。

  烹制:紫苏叶洗净,切碎;鱼头开边、去鳃、洗净、盐拌腌,拍上干生粉,起油镬下姜,下鱼头稍煎,溅入少许绍酒。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滚沸至刚熟,下紫苏叶、葱稍滚,下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四、紫苏叶鱼汤

  做法:取新鲜鱼洗净,鱼段略煎,之后下骨牌大的土豆块同炖,汤渐白如奶汁,快起锅时撒一把紫苏叶,鱼的鲜香一瞬间就浓烈起来。

  明代文献中有紫苏“叶可生食,与鱼作羹味佳”的记载。选上好鲤,紫苏应切成细丝,用白骨瓷碟子另盛了,一筷尖儿紫苏,搭一匙鱼羹,这样的吃法可真是风月极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五、紫苏叶粥

  原料:

  1.主料:粳米100克,紫苏叶15克。

  2.调料:红糖。

  制法:

  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按,紫苏叶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紫苏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紫苏叶的禁忌编辑本段回目录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

  1.《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2.《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紫苏叶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紫苏叶2紫苏叶2


  

紫苏叶3紫苏叶3

  

紫苏叶4紫苏叶4

  

紫苏叶5紫苏叶5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紫苏梗 下一篇薤白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最近编辑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