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号网 >>所属分类 >> 草药类中药材    清热类中药材    利水渗湿中药    活血化瘀中药   

鸡眼草

编辑词条

  鸡眼草,别名又叫:掐不齐、人字草、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鸳鸯草、夜关门、老鸦须、铺地龙、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花生草、白扁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草、红骨丹等,为豆科鸡眼草属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indl.,以全草入药。鸡眼草茎枝圆柱形,多分枝,长5-30cm,被白色向下的细毛。三出复叶互生,叶多皱缩,完整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5mm;叶端钝圆,有小突刺,叶基楔形;沿中脉及叶缘疏生白色长毛;托叶2片。花腋生,花萼钟状,深紫褐色;蝶形花冠浅玫瑰色,效萼长2-3倍。荚果卵状矩圆形,顶端稍急尖,有小喙,长达4mm。种子1粒,黑色,具不规则褐色斑点,气微,味淡。鸡眼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止泻的功效。

目录

鸡眼草的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眼草的功效

  【性味】甘、辛,平。

  1.《本草求原》:"甘辛,平。"

  2.《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无毒。"

  【归经】归胃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

  1.《本草求原》:"治跌打扑肿,解毒。"

  2.《植物名实图考》:"除火毒。中暑捣取汁,(和)凉水饮之。"

  3.《南京民间药草》:"利小便。"

  4.《福州草药》:"治蛇咬伤。"

  5.《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妇人白带,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红白痢疾。"

  6.《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泻痢及小儿疳疾。"

  7.《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治腹痛。"

  8.《四川中药志》:"解热、散痧。治腰痛腹泻,发痧,白痢。"

  9.《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利湿健脾,解热止痢。"

  10.《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胸痛,尿路感染,肠炎,痢疾。"

  11.《福建中草药》:"利水消积。治消化不良腹泻。"

  12.《陕西中草药》:"收敛,固脱。治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鸡眼草鸡眼草



鸡眼草的作用

  1.治突然吐泻腹痛:土文花嫩尖叶,口中嚼之,其汁咽下。(《贵州民间药物》)

  2.治中暑发痧:鲜鸡眼草三至四两。捣烂冲开水服。(《福建中草药》)

  3.治胃痛:鸡眼草一两。水煎温服。(《福建中草药》)

  4.治小便不利:鲜鸡眼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热淋:公母草七钱至一两。米酒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6.治妇人白带:公母草七钱至一两,用精猪肉二、三两炖汤,以汤煎药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7.治跌打损伤:鸡眼草捣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8.治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公母草七钱至一两。水煎服。年久肠风,须久服有效。(《中医药实验研究》)

  9.治赤白久痢:鲜鸡眼草二两,凤尾蕨五钱。水煎,饭前服。(《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10.治红白痢疾:公母草五钱,六月霜二钱。水煎,去渣,红痢加红糖,白痢加白糖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11.治疟疾:鸡眼草一至三两。水煎,分二、三次服。一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2.治小儿疳积:鸡眼草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现代研究编辑本段回目录

化学成分

  鸡眼草叶含黄酮类、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鸡眼草水浸剂在体外对四种痢疾杆菌(弗氏、宋氏、志贺氏、舒氏)和大肠杆菌无抗菌作用,仅醇浸液对弗氏痢疾杆菌显示微弱作用。长萼鸡眼草水浸液在体外对弗氏、舒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平板法)。

临床应用

  治疗传染性肝炎:每日用新鲜人字草6两(小儿减半),洗净加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分3次服,连服10天。据23例观察,对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治程中亦未发现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鸡眼草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眼草鸡眼草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芸香草 下一篇定经草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最近编辑者

相关词条